在陕西商洛某基层法庭的调解室里,一对夫妻正在填写《离婚冷静期申请表》。妻子张女士抹着眼泪说:“要不是法官建议我们先冷静一个月,可能明天就真离了。”这是商洛法院自2023年推行**离婚冷静期制度**以来处理的第37起案件。不同于婚姻登记机关的30天法定冷静期,这里的冷静期最长可达90天,且全程配备专业婚姻家庭咨询师跟踪辅导。
数据显示,该院试行冷静期半年间,67%申请离婚的夫妻最终选择撤诉。法官王建军透露:“不少当事人吵得面红耳赤来法院,但经过冷静期辅导,发现矛盾根源其实是婆媳关系、经济误会等可调解问题。”这个看似简单的制度创新,正在改变着当地家庭解体的轨迹。
商洛法院的冷静期制度并非简单拖延时间,而是构建了完整的干预体系:
曾参与调解的李律师分享案例:“有对夫妻为2万元债务闹离婚,冷静期调查发现是男方私下帮弟弟借钱。我们让夫妻共同制定还款计划,现在他们反而成了亲友圈的理财顾问。”这种将危机转化为转机的案例,在商洛法院每月都会出现3-4起。
项目 | 冷静期实施前 | 实施后 |
---|---|---|
调解成功率 | 41% | 68% |
二次起诉率 | 22% | 9% |
这项制度也引发了不少争议。45岁的村民老赵直言:“我们庄稼人哪有闲工夫冷静?法院这不是多管闲事吗?”但反对声随着实际效果显现逐渐减弱。统计显示,冷静期使用率从首月的53%攀升至目前的82%,农村地区接受度反超城镇3个百分点。
家事法官刘晓燕解释:“很多冲动离婚源自‘面子’问题,冷静期给了当事人台阶下。有对夫妻在冷静期最后一天手拉手来撤诉,说这一个月把十年没说的话都说开了。”这种司法柔性正在重塑基层群众对法院的认知。
商洛法院的探索揭示出几个重要启示:
西北政法大学婚姻法专家点评:“这种将法律刚性条款与情感修复结合的创新,既守住了司法底线,又释放了制度善意。特别是家事调查员制度,能有效发现家庭暴力和转移财产等隐蔽问题。”
参考文献 数据来源: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2023年度家事审判白皮书 案例资料:商洛某基层法院2023年1-6月离婚案件卷宗抵制不良游戏,拒绝盗版游戏。 注意自我保护,谨防受骗上当。 适度游戏益脑,沉迷游戏伤身。 合理安排时间,享受健康生活